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气候变暖致“中亚水塔”冰川严重萎缩 疫情速报


中亚各国疫情统计数据一览表(截至发稿)




“‘中亚水塔’冰川萎缩,积雪融化,固体水资源减少。天山山区共有10778条冰川,其中约97.52%的冰川表现为退缩状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亚宁,近日,在第二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主旨论坛上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亚水塔”即天山山脉,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距海洋最远的山系,共有10778条冰川,面积约为13566.6平方千米,发育了大面积冰川、积雪和冻土,堪称中亚干旱区的“湿岛”。


陈亚宁介绍,中亚干旱区的主要水源地孕育了多条100亿立方米的跨界河流,养育了近1.5亿人口,天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段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而冰川变化直接关系中亚干旱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


天山冰川主要分布于中天山和西天山地区,以及天山北坡一带,分布在3500米至4800米之间的冰川数量占89%,且小于1平方千米的冰川数量占77%,而面积在1平方千米至10平方千米的冰川占22%。


“近41年来,天山各海拔冰川均处于退缩状态,但整体上,海拔4400米以下、冰川面积在0.1至5平方千米的冰川退缩较为强烈,特别是面积在0.5至1平方千米、海拔3700至3800米区域内的冰川。”陈亚宁说,全球变暖致使降水中降雪减少,降雨增大。而降雪率的降低直接影响冰雪的消融和产汇流过程,从而导致干旱区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在干季流量急剧减少,加剧水文波动和水资源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2002年至2017年天山积雪覆盖率减少和增加的区域分别为53%和47%,其中显著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天山和中天山的南部。天山地区水储量平均减少速率为3.72毫米每年,相当于天山山区每年损失22亿立方米的水。随着冰川退缩和冰川水资源补给量的减少,冰川调节功能下降,径流或因降水异常等极端事件的影响而变率增大,河流水文过程将变得更为复杂。


陈亚宁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水塔”未来水循环会加剧,极端水文事件会增强,“中亚水塔”缩水,水文波动加大,干旱化趋势加剧,水资源风险性增大。


来源:中国新闻社记者:孙睿、文思睿
往期推荐

温馨提示

凡转载本账号文章,请在明显位置标注:转载自“丝路新观察”。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意见。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微信:z13565801531。

丝路新观察网站:www.siluxgc.com

新浪微博:丝路新观察官微

监制:张兴鼎  责编:叶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